首页  > 古代  > 退婚?老寡妇带女儿杀穿逃荒路 > 

第4章

第4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4-19 15:29:29

从周家归来,陈元元满脸感激,依次向那些跟随自己去讨公道的乡亲们道谢。

次日清晨,她怀揣着银子,脚步匆匆地赶往镇子,购置了酒和糖。

回到村里,她便挨家挨户地将这些东西送到昨日帮忙出头的族亲家中,以表谢意。

待这一切忙完,陈元元才有闲暇清点手中的银钱。

不得不说,吴家确实财大气粗,还未等她开口要求双倍偿还,吴**便爽快地给了钱。

借去的粮食也折合成了银钱,而且是以最高价折算的。

如今,她手中竟一下子多出了三十五两白银。

季夏苗望着这白花花的银子,惊得瞪大了眼睛,她长这么大,还从未一次性见过如此多的银子。

此刻,她暂时忘却了退婚的痛苦,满心都是难以置信,喃喃自语道:“想不到,我这几年竟也挣了这么多钱。”

平日里,她每月从工头那里领到的都是些零碎铜板,从未见过银子,一直以为自己没给周子昌多少钱,却没想到,竟也有十两之多。

陈元元分出十八两银子,递到季夏苗面前,“这个你收着。”

季夏苗一脸茫然,不解地问道:“娘,给我做什么?”

“这是你这几年的工钱,他们赔了双倍,我自也算给你。不过不是全部,娘扣了几两在手里。”陈元元解释道,“这可是你卖力气挣来的,理应属于你个人的资产。至于剩下的这些,是周家赔的借粮钱,算是公中的。”

此时,其他三个女儿也都在一旁,同样被这些银子晃花了眼。

听到她俩的对话,季春芽赶忙劝妹妹:“娘给你,你就收着。你姐夫打猎卖回来的银子,娘也给我们大半,自己只拿了一小部分交给公中。”

不得不说,原主为人公正,即便大女儿招婿进门,女婿赚回来的钱,她也大多让他们自己留着,只拿了一小部分用于公中开支。

陈元元转过头,见两个小女儿眼巴巴地看着,便没好气地轻轻戳了戳她们的脑门,说道:“你们俩也别眼馋,往后你们自己挣了银子,也自己留着,娘不要你们的。”

这几日,陈元元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,深切地感受到家里的穷困,真可谓是一贫如洗。

家中虽还有几亩地,但人口众多,粮食十分紧张。

家里的大部分收入,靠的是原主精湛的绣工。

陈元元试着绣了绣,发现自己竟也继承了这门手艺,可这活儿太伤眼睛,而且自己年纪也不小了,实在不宜长久从事。

看来,得另寻出路。

然而,作为一个穿越者,陈元元深感惭愧,肥皂、玻璃这些东西,她一样都做不来。

熬糖她倒是会,可无奈这个时代既没有红薯,也没有甘蔗,其他含糖量高些的农作物,用来熬糖又太过奢侈。

她也曾想过去镇子上做些小吃买卖,可俗话说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当下能吃的粮食种类有限,佐料更是稀少,除了又苦又涩的粗盐,就只有黄姜了。

而且,她也不像其他穿越者,有个系统,要什么有什么。

思来想去,陈元元觉得手里有了些余钱,不如置办些田产,毕竟这才是庄稼人的根本。

可眼下村子里,并没有人家要卖田地,若实在要买,也只能是公中那些贫瘠之地。买了那些地,还不知道要施多少大粪,才能有好收成,而自家的田地都不够肥料用,哪还有多余的去浇灌那些贫瘠之地呢?

最终,陈元元决定买头猪,再添些鸡鸭鹅。

不过,买猪的计划最终没能实现,这个时候的猪,大小不合适,买回来不划算。

于是,她多买了些鸭鹅,用苏木水染了翅膀做好标记后,便嘱咐着两个小女儿:“把鸭鹅赶到村西的湖边,就赶紧回来,不许到湖里去摘荷花。”

村西的湖边有一片肥沃的草地,季三老爷家,以及村里有牛骡的人家,都喜欢把牲畜赶到那里吃草。

有些手头宽裕的人家,还雇了小童看牛放马。

这些小童聚在一起,生性顽皮,哪里肯老老实实待在树荫下休息,常常一个猛子扎进湖里玩耍。

前几日,就有个孩子非要跑到湖中央去摘荷花,结果不知被什么水草缠住了脚,要不是村里的大人及时发现,险些丢了性命。

季秋草和季冬花连连点头,其实她们根本不想去湖里玩水,心里早有打算,把鸭鹅赶到湖边后,就去南边的竹林地。

那坏掉的竹子里,有白胖胖的竹虫,镇上的许多富贵人家都喜欢用油炸竹虫来吃。

姐妹俩想着,有空就去竹林里捉竹虫换钱。

她们倒不是羡慕两个姐姐有私房钱,而是知道大家都给公中交了钱,意味着只有她们俩在吃白饭,这不就等于让娘养着她们吗?

娘年纪也大了,还要操持家里,太辛苦了。所以,季秋草和季冬花决定,要赚些银钱贴补家用,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只顾着玩了。

陈元元自然不知道两个小女儿的心思。

季夏苗依旧打算去镇子码头上扛包,陈元元却是不同意。毕竟季夏苗是个姑娘家,又正值长身体的年纪,长年累月做这样的体力活,对身体损伤太大。

于是,一大早,陈元元便喊住准备去镇子的季夏苗,说道:“阿苗,别去码头扛包了,跟娘去邻镇的集上收陈粮。”

家中地里的粮食,即便省着吃,再加上大女婿顾满山打猎所得,也只能撑到明年二月份左右。

当下,家里还在借粮度日,等田里的庄稼收上来,还得先还别人。

陈元元心想,前些天得了这些赔偿,田暂时买不了,钱放在手里也不会生利息,不如先买些陈粮。

再有一个月左右,新粮就陆续上市了,那些家境宽裕的人家,肯定想赶在新粮上市之前把剩余的粮食卖掉。

趁着手里有钱,先保证接下来一年能吃饱肚子,不至于像往年那样节衣缩食。何况大女儿马上要临盆,其他三个女儿也还在长身体,更不能饿肚子。

俗话说,一口气吃不成胖子,要致富也得一步一个脚印。陈元元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,就是让一家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不再像往年那样饿肚子。

不过在到临镇,看到他们与本镇所卖的大多不一样,连黍米的品种各不相同,她忽生了南货北卖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