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此时正坐在龙椅上,脸色阴沉,眉头紧锁,显然是为贵妃的病烦恼不已。他的眼神里透着焦虑与无奈,看着下方的地面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办法,整个宫殿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见翠柳进来,皇帝不耐烦地问道:“所来何事?”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着的火气,仿佛一点就着。
翠柳赶忙跪下,哆哆嗦嗦地把苏瑶的话复述了一遍,说完后,头都不敢抬,大气都不敢出,只等着皇帝发怒。她的身子伏得极低,心里害怕极了,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蹦到嗓子眼儿了,默默祈祷着皇帝可千万别迁怒于公主呀。
皇帝本就焦头烂额,正愁没辙呢,听到苏瑶的请求,心里虽有些怀疑,想着这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女儿能有这本事?但如今也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,便死马当活马医,挥了挥手,应允了下来,说道:“让她去吧,只盼着她能有些法子。”那语气里满是无奈,却也带着一丝微弱的期待,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。
翠柳得了旨意,如蒙大赦,赶忙起身,连退几步才转身,脚步匆匆地回去告知苏瑶。一路上,她心里仍有余悸,不过好歹不用再担心皇帝发怒了,只是又开始为苏瑶接下来的诊治担忧起来,暗暗想着,公主可一定要成功呀,不然这后果可不堪设想呢。
苏瑶得知皇帝同意后,便起身简单整理了一下衣着,她先是理了理裙摆,又轻轻抚平了衣摆上的褶皱,然后抬手将有些凌乱的发丝别到耳后,深吸一口气,带着翠柳朝着贵妃寝宫走去。
一路上,不少宫女太监们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,有好奇的,那眼神里透着探究,仿佛想从苏瑶身上看出些什么端倪来;有怀疑的,微微皱着眉头,嘴角带着一丝不屑,似乎认定了苏瑶此举不过是自不量力;也有等着看好戏的,眼神里满是幸灾乐祸,就盼着待会儿苏瑶出丑呢。毕竟在他们看来,那么多医术精湛的御医都对贵妃的病毫无办法,苏瑶一个平日里不怎么起眼的公主,又能有什么能耐呢。
苏瑶看着那些目光,心里暗暗较劲,哼,你们就等着瞧吧,可别小瞧了我,我一定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。她微微抬起下巴,步伐沉稳,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,眼神中透着毫不退缩的坚定,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无法影响到她此刻的决心。
来到贵妃寝宫,只见里面人来人往,宫女太监们皆是一脸愁容,见苏瑶来了,虽有几分诧异,但也赶忙行礼。苏瑶径直走到贵妃床前,先是仔细端详了贵妃的气色,那蜡黄的脸色、干裂的嘴唇,都显示着病情的严重程度。她心里一紧,想着这病确实不容小觑啊,这贵妃娘娘如此憔悴,怕是被病痛折磨得不轻呢,可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,她知道此刻自己绝不能慌乱,得稳住才行。
接着,她又轻轻搭上贵妃的手腕,细细感受着脉象,那脉象时强时弱,紊乱异常,仿佛是一团乱麻,让人摸不着头绪,确实是棘手得很。苏瑶眉头微微皱起,心里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的病症,在脑海中一一排查,试图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。她闭上眼睛,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指尖传来的脉象上,仿佛要透过这细微的跳动,探寻到隐藏在贵妃身体里的病魔根源。
随后,她又问了宫女们贵妃发病前后的饮食起居等细节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,那些宫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,有的说贵妃近日里换了一种新的熏香,觉得味道好闻便时常点着;有的说饮食上倒也没太大变化,只是比往常多尝了些御膳房新做的点心;还有的说贵妃前些日子去御花园逛了逛,回来后就觉得有些乏累,起初以为只是寻常的劳累,没太在意,哪知道后来就病成这样了。
苏瑶则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分析着各种可能性,心里默默念叨着,肯定能从这些细节里发现些什么的,千万不能急躁,要冷静啊。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,不放过宫女们话语里的任何一个关键之处,将这些信息在脑海里不断整合、分析,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病因线索图。
而那些御医们在一旁看着,有的面露不屑之态,心里想着这公主不过是来瞎凑热闹的,还真以为自己有多大本事呢,甚至小声嘀咕着:“哼,她能瞧出什么名堂来,咱们这么多人都没辙,她一个小丫头片子,纯粹是来添乱的。”;有的则抱着看好戏的心态,等着看她出丑,嘴角微微上扬,眼中满是嘲讽之意,就等着待会儿看苏瑶灰溜溜地离开呢;有的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站在一旁冷眼旁观,反正觉得这事儿和自己也没多大关系了,治不好贵妃也怪不到自己头上了。
苏瑶却浑然不在意,她凭借着自己扎实深厚的医学功底和多年的临床经验,很快就判断出贵妃是中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毒,而且这毒和她近日常用的一种香料有关。她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,还好,找到了病因就有办法应对了,可不能让这些人看扁了呀。她暗自庆幸自己平日里对各种病症和药材都有深入的研究,不然这次还真要被难住了呢。
她当即开了药方,又指挥着宫女们去准备药材,那熟练自信的模样,让一旁的宫女们都不敢有丝毫怠慢,赶忙按照她的吩咐去做。苏瑶一边写着药方,一边详细地叮嘱宫女们每种药材的用量和炮制方法,声音沉稳而有力,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这细辛需用酒浸半日,再晾干研末,切不可弄错了,这关乎贵妃娘娘的病情,都仔细着点儿。”宫女们听了,纷纷点头应是,然后便脚步匆匆地去准备了。
药材准备好后,苏瑶还亲自盯着熬药的过程,她仔细地看着火候,不时地搅拌着药汤,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。她时而凑近药锅,查看药汤的色泽和浓稠度,时而用小勺舀起一点,放在鼻尖轻嗅,确保万无一失后,才将药喂给贵妃喝下。
众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,一天过去了,贵妃的状况似乎没什么变化,那些御医们开始窃窃私语,说风凉话的也有,什么“我就说她不行吧,还非要来显摆”之类的话语隐隐传来。苏瑶听了,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,但还是安慰自己,别在意他们的话,这毒这么罕见,哪能一下子就药到病除呢,再等等,肯定会有效果的。她站在贵妃床边,眼神依旧坚定,只是眉头微微皱起,心里也难免有些担忧,不过还是强作镇定,继续守在一旁观察着贵妃的反应。
可苏瑶却不慌不忙,她知道这药效还得再等等,毕竟这毒如此罕见,哪能一下子就药到病除呢。她在心里默默盘算着,按照这毒的特性和药材发挥作用的时间,应该再过不久就能看到效果了,现在只需耐心等待就好。
果然,到了第二日,贵妃的脸色开始有了些许好转,那蜡黄的脸色隐隐透出了一丝红润,人也清醒了些,不再胡言乱语了。又过了几日,贵妃竟能坐起身来,气色也逐渐恢复红润,身体慢慢康复了起来。苏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,想着这下好了,不仅贵妃的病治好了,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应该也能改善不少了吧,以后做事也能更方便些了,可算是迈出了这古代宫廷逆袭的第一步呀。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眼中满是欣慰和喜悦,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。
皇帝得知后,大喜过望,亲自来到贵妃寝宫探望,看着已经大好的贵妃,对苏瑶的态度立马就变了,脸上满是欣慰之色,夸赞道:“朕的瑶儿真是深藏不露啊,竟有这般高超的医术,此次可算是立了大功了。”那声音里透着真切的喜悦,眼神中满是对苏瑶的赞赏和认可。
苏瑶微微屈膝行礼,谦逊地说:“父皇谬赞了,儿臣不过是略懂医术,能治好贵妃娘娘的病,也是娘娘福泽深厚。”她虽然嘴上这般谦逊,心里却也为自己的成果感到开心,同时也明白,经过此事,自己在这宫中算是有了一席之地了,接下来要更加谨慎行事,利用好这个机会才行。
经此一事,宫中众人对苏瑶这位原本不受宠的公主都刮目相看了,一时间,她走到哪儿,都能感受到旁人投来的异样目光,有好奇的,想知道她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没露出来;有羡慕的,羡慕她如今得了皇帝的赞赏,在宫中的地位怕是要扶摇直上了;也有嫉妒的,嫉妒她凭什么能治好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病,凭什么就能一下子出尽风头。但苏瑶却不在意,她知道,这只是自己在这古代宫廷逆袭的第一步罢了。
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要怎么做,才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,去解开身世之谜,在这古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呢。她想着,或许可以借着这机会,结交一些宫中有用的人脉,多了解一些宫廷秘辛,也好为往后的行动做准备。而且,自己的医术还得继续精进,说不定哪天又会遇到棘手的病症,只有自己足够强大,才能在这复杂的宫廷中站稳脚跟呀。
苏瑶回到自己的宫殿后,坐在窗前,望着窗外的庭院,思绪飘远。那庭院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也在为她今日的成功而庆贺。她轻轻勾起嘴角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对于未来的宫廷生活,既充满了期待,又有着十足的信心,她已然做好了准备,去迎接接下来的每一个挑战,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。